吉安四中校歌
吉安四中历任正副书记、正副校长名录
年代 | 书记 | 校长(革委会主任) | 副书记 | 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 |
71.3∫71.8 | 邹建涛 | 邹建涛(副主任)陈作南(副主任) | ||
71.8∫77.3 | 吴肇波 | 吴肇波(主任) | 陈作南(副主任71.8-73) | |
王润清(副主任76.2-77.3) | ||||
77.3∫83.9 | 肖明课 | 王润清 | 罗昌坚81.3调离 | |
肖学栋80.10起 |
83.9∫84.9 | 王润清 | 王季叔 | 肖学栋 | |
84.9∫87.4 | 肖学栋 | 许石发 | ||
刘大中84.9-85.5 | ||||
曾文容 | ||||
87.4∫87.8 | 肖学栋 | 王兵 | ||
许石发 | ||||
曾文容 | ||||
87.8∫88.6 | 肖学栋 | 杨辑光 | ||
许石发 | ||||
曾文容 |
88.6∫93.3 | 肖学栋 | 杨辑光 | 杨辑光90.2-93.3 | 许石发 |
曾文容88.6-88.12 | ||||
李应成89.4-90.9 | ||||
段景荣90.9-93.4 | ||||
93.4∫98.7 | 许石发 | 段景荣 | 胡承志93.9-97.8 | |
肖茂楦 | ||||
陈耀林94.9-98.7 | ||||
98.7∫2001.8 | 许石发 | 夏国庆 | 肖茂楦99.8调离 | |
陈耀林98.7-99.8 | ||||
杨立新99.8-06.8 | ||||
2001.8∫2003.8 | 夏国庆 | 夏国庆 | 王江苹2001.8-06.8 | |
2003.8∫2005.12 | 罗为民 | 罗为民 | 彭细山2003.8- | |
2005.12∫ | 刘智勇 | 刘智勇 | 龙惠智06.9-刘国安06.9 |
刘智勇校长简介
刘智勇校长
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吉安四中书记、校长。曾获吉安市“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吉州区学科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吉安市“骨干教师”,2009年被推荐为吉安市“新世纪优秀中青年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浅谈平面几何教学》等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辅导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均获好成绩。
办学理念:让每一个人健康、快乐、成功!
办学目标:把四中办成一所让教师和学生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优秀学校。
工作思路:实践创品牌、高中办特色。
人生格言:勤恳做事,踏实做人,淡泊名利,追求完美!
多姿多彩的校园
2004年,学校特请吉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学校进行了科学合理按功能区域划分的规划。学校规划面积87.6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万6千多平方米。按照规划2004年学校新建了一栋学生公寓楼,建筑面积为2423平米,2005年新建了一栋信息中心楼,建筑面积为3051平米。2005年8月,学校将两栋旧教学楼,一栋实验楼进行全面翻新。2006年又对学校中心大道,教学楼前的空地用混泥土和彩砖进行硬化,学校新增硬化面积6586平米,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米,使得校园环境更加美观。2006年4月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花园式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校现有教师94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中级教师36人。本学期共有26个教学班,在籍人数1428人。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有教学大楼、实验楼、阅读室、语音室、电脑室、课件制作室、电子资源库以及多媒体电教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被市民誉为“三园”学校,即优美高雅的“花园”,培养人才的“学园”,提高兴趣爱好的“乐园”。
新的领导集体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和全面育人的理念,大力倡导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精神,提出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初中创品牌、高中办特色”的办学宗旨,确立“内抓管理上质量、外树形象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抓住机遇求发展,迎接挑战再创新,发扬“团结拼搏、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作风,在工作中力争“四个做到”:一是做到团结置于治校育人之先;二是做到把务实作为治校育人之基;三是做到把廉洁放在治校育人之安;四是做到把创新作为治校育人之本。实现学校历史上的新跨越。
目前学校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率达57%,有2人获研究生学位。他们在团结、务实、廉洁、创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十分注重学生“五会”能力的培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同时学校还积极倡导科研兴校,以科研促教政,以教政促质量,整个学校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各类竞赛或辅导学生参赛频频获奖。2004年,学校师生有5人次获国家奖励。2005年,罗丽英、郭小宁、易发强获国家级奖励,李泽文等7人获省级奖励,罗为民等21人获市级奖励;王江苹等34人次获区级奖励。2006年,学校江咏湘老师荣获第16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范瑞开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左军等6位教师获省级奖励;李健等20人获市级奖励;刘巍等20人获区级奖。
2004年至2006年学校中考成绩连年上台阶。2005年学校高考进入二本院校的熊冰玉、胡策成是吉州区高考录取享受政府奖励基金的4个学生中的两个。中考,我校实现了高分层次人数翻一番的目标,高考二本人数达12人。
研究性学习方面,学校的研究性课题——《吉安市樟树资源及其产业链的研究》代表吉州区参加2004年全市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比赛,荣获一等奖。李泽文老师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获省级立项,并已经结题。2006年在全省第七届自制教具比赛中杨慕菊老师的自制教具获省三等奖。2006、2007年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王萍、李泽文老师辅导的学生作品分别荣获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
文体方面,2005年学校被省体育局、省总工会授予“江西省广播操活动先进单位”,在吉安市第三届艺术节中,学校的参赛节目乐器合奏《华尔兹圆舞曲》荣获二等奖;2006年在纪念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学校艺术队参加了吉州区举行的“金庐陵”配乐诗朗诵比赛,参赛节目《以共产党人的名义》获城区中学组一等奖;2006年,在吉州区运动会上,学校的体育代表队荣获高中组第二名,初中组第四名。
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荣获省级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学校管理星级学校,市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现代化教育技术师范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10多个荣誉称号。在2004年和2005年吉州区中小学学校工作评估中,学校均荣获“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校获市级文明单位和花园式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成绩只代表过去,发展才是硬道理,四中已制定发展规划,力求“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近期规划是“十一五”期间创建学校稳定、持续、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办学规模,使班级数达到36个,学生数达1800人。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和信息化,2007年投资校园网络建设,力争做到班班通网络。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